【曲项向天歌是什么意思】“曲项向天歌”出自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咏鹅》,全诗为:
> 鹅,鹅,鹅,
> 曲项向天歌。
> 白毛浮绿水,
> 红掌拨清波。
这首诗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了鹅在水中悠然自得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
一、诗句解析
诗句 | 含义 |
鹅,鹅,鹅 | 反复呼唤“鹅”,表现诗人对鹅的喜爱与关注,也营造出一种童趣的氛围。 |
曲项向天歌 | 描写鹅弯曲着脖子朝天空歌唱,形象地表现出鹅高亢鸣叫的姿态,富有画面感和节奏感。 |
白毛浮绿水 | 鹅的洁白羽毛漂浮在碧绿的水面上,色彩对比鲜明,突出了鹅的优雅与美丽。 |
红掌拨清波 | 鹅用红色的脚掌划动清澈的水面,动作轻盈自然,展现出鹅的灵动与活力。 |
二、整体理解
“曲项向天歌”是整首诗中最具画面感和情感表达的一句。它不仅描绘了鹅的外形特征(曲颈、高歌),还赋予了鹅一种拟人化的神态,仿佛它在向天空歌唱,充满生机与诗意。
这句诗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它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既有童趣,又富有美感,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极具代表性的描写动物的佳句之一。
三、文化意义
1. 儿童启蒙教育中的经典:这首诗常被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帮助孩子认识动物、学习古诗。
2. 象征自由与自然之美:鹅的形象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3. 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许多绘画、书法作品都以“咏鹅”为主题,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总结
“曲项向天歌”出自骆宾王的《咏鹅》,意思是:鹅弯着脖子对着天空唱歌。这句诗通过对鹅的形态和动作的描写,展现了其高雅、灵动的气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不可多得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