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龋齿是什么意思?】龋齿,俗称“蛀牙”,是口腔中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由细菌在牙齿表面形成菌斑,进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硬组织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龋齿不仅影响咀嚼功能,还可能引发牙髓炎、根尖周炎等更严重的口腔问题。
一、龋齿的定义
项目 | 内容 |
名称 | 龋齿(蛀牙) |
定义 | 牙齿硬组织被细菌代谢产物腐蚀造成的慢性破坏性疾病 |
原因 | 细菌、食物残渣、唾液、时间因素共同作用 |
发生部位 | 牙齿表面、牙缝、咬合面等 |
二、龋齿的成因
1. 细菌作用:口腔中的变形链球菌等细菌会将糖类分解为酸性物质。
2. 食物残留:未及时清洁的食物残渣为细菌提供了营养来源。
3. 唾液减少:唾液具有清洁和缓冲作用,唾液分泌减少时更容易发生龋齿。
4. 牙齿结构:牙齿的形态、矿化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龋齿的发生。
三、龋齿的发展阶段
阶段 | 症状 | 对应部位 |
初期 | 牙齿表面出现白垩色斑点 | 牙釉质 |
中期 | 牙齿颜色变深,有轻微疼痛感 | 牙本质 |
晚期 | 明显疼痛,可能引发牙髓炎 | 牙髓 |
四、龋齿的危害
- 影响咀嚼功能
- 导致牙齿敏感或疼痛
- 可能引发牙龈炎、牙周病
- 严重时需拔牙,影响美观与健康
五、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 每天刷牙两次,使用含氟牙膏
- 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洁牙缝
- 减少高糖饮食摄入
-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建议每半年一次)
治疗方法:
- 补牙(充填术)
- 根管治疗
- 拔牙(严重时)
六、总结
龋齿是一种由细菌引起的慢性口腔疾病,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但成年人同样易患。通过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定期检查,可以有效预防龋齿的发生。一旦发现龋齿,应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整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