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的意思】“实至名归”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因为实际的成就、能力和贡献而获得应有的名誉和认可。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实”与“名”的对应关系,即只有真正有实力、有成绩的人或事,才能赢得相应的名声和荣誉。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含义 | 出处 | 用法 |
实至 | 指实际的成就、能力或功绩 | —— | 表示真实的能力或成果 |
名归 | 指名声或荣誉归属 | —— | 表示应得的名誉或认可 |
实至名归 | 因实际成就而获得应有的声誉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 | 常用于褒义场合,赞扬人或事物 |
二、词义总结
“实至名归”强调的是“名副其实”,即一个人或事物之所以受到赞誉,是因为他们确实具备相应的能力、成绩或贡献。它与“虚有其表”、“名不副实”等词语形成鲜明对比。
在日常生活中,“实至名归”常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 表彰优秀人才:如某位科学家因研究成果获得国际奖项。
2. 评价成功企业:如一家公司因创新技术而获得市场认可。
3. 赞美艺术家:如一位演员因精湛演技而获得最佳表演奖。
三、常见误用与正确使用
错误用法 | 正确用法 | 说明 |
“他虽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但大家都说他是实至名归。” | “他凭借多年努力,终于获得了实至名归的认可。” | “实至名归”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不能凭空使用 |
“这个奖项是实至名归的,所有人都支持。” | “这个奖项实至名归,是他应得的荣誉。” | 应结合具体人物或事件使用,避免泛泛而谈 |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实至名归”的关系 |
名副其实 | 名称与实际相符 | 含义相近,强调真实与名称一致 |
虚有其表 | 只有外表,没有实际内容 | 与“实至名归”形成对比 |
众望所归 | 大家期望的结果 | 更强调群众的期待,而非实际成就 |
实至名归 | 因实际成就而获得应有声誉 | 核心在于“实”与“名”的对应 |
五、结语
“实至名归”不仅是对个人或事物的肯定,更是对努力与实力的认可。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职场、学术还是艺术领域,只有真正具备实力的人,才能赢得长久的尊重与赞誉。因此,我们应当追求“实至名归”,而不是只追求表面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