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简称DKA)是糖尿病的一种急性并发症,常见于1型糖尿病患者,但也可能发生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DKA的发生与胰岛素严重不足有关,导致身体无法正常利用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转而分解脂肪产生酮体,进而引发代谢性酸中毒。
一、概述
项目 | 内容 |
中文名称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英文名称 | 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 |
发病机制 | 胰岛素缺乏 → 葡萄糖利用障碍 → 脂肪分解 → 酮体生成 → 酸中毒 |
常见类型 | 1型糖尿病为主,也可发生于2型糖尿病 |
诱因 | 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应激、药物影响等 |
主要症状 | 多饮多尿、恶心呕吐、呼吸深快、意识模糊等 |
诊断标准 | 血糖升高、酮体阳性、代谢性酸中毒(pH < 7.3) |
二、病因与诱因
DKA的发病通常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引起,常见的诱因包括:
- 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
- 感染(如呼吸道、泌尿道感染)
- 应激状态(如手术、创伤、心肌梗死)
- 药物影响(如糖皮质激素、某些抗精神病药)
- 饮食失控或进食不足
三、临床表现
DKA患者常表现为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同时伴有其他全身性表现:
症状 | 描述 |
多饮多尿 | 因高血糖导致渗透性利尿 |
恶心呕吐 | 酸中毒和代谢紊乱所致 |
呼吸深快 | 代偿性呼吸以排出二氧化碳 |
意识改变 | 严重时可出现嗜睡甚至昏迷 |
脱水 | 尿量减少,皮肤弹性差 |
四、诊断方法
DKA的确诊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
检查项目 | 正常值/异常表现 |
血糖 | >13.9 mmol/L(250 mg/dL) |
尿酮体 | 阳性(+~+++) |
血酮体 | >3 mmol/L |
血气分析 | pH < 7.3,HCO3- < 15 mmol/L |
电解质 | 可能有低钾、低钠等 |
五、治疗原则
DKA的治疗需迅速、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治疗措施 | 目的 |
补液 | 纠正脱水,恢复血容量 |
胰岛素治疗 | 降低血糖,抑制酮体生成 |
纠正电解质紊乱 | 特别注意钾的补充 |
处理诱因 | 如控制感染、调整药物等 |
密切监测 | 包括血糖、酮体、电解质、生命体征等 |
六、预防与管理
DKA虽为急症,但通过良好的糖尿病管理和定期监测可以有效预防:
- 规律监测血糖,尤其在病情波动时
- 按时使用胰岛素或其他降糖药物
-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感染
- 掌握DKA早期症状,及时就医
总结: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主要由于胰岛素不足导致代谢紊乱。及时识别症状、准确诊断并积极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日常生活中应加强自我管理,降低DKA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