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志未酬解释是什么】“壮志未酬”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怀有远大的理想或抱负,但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或目标。这个成语常常带有惋惜和感慨的意味,常见于文学、历史或人物评价中。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解释 |
壮志 | 指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
未酬 | 没有实现、未能完成 |
整体意思 | 指一个人虽然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最终未能实现,留下遗憾 |
二、出处与用法
“壮志未酬”最早出自古代文人诗词,后广泛用于描述英雄人物或有志之士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理想的情况。例如:
- 杜甫《蜀相》:“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虽然不是直接使用“壮志未酬”,但表达的是类似的情感。
- 陆游《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统一的渴望,也暗含“壮志未酬”的情感。
在现代语境中,“壮志未酬”多用于形容那些努力奋斗却未能如愿的人,比如科学家、政治家、艺术家等。
三、相关人物例子
人物 | 简介 | 为何被称为“壮志未酬” |
诸葛亮 |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忠心耿耿,鞠躬尽瘁 | 北伐未成,病逝五丈原,未完成统一中原的志向 |
岳飞 | 南宋抗金名将,精忠报国 | 被秦桧陷害,含冤而死,未能收复中原 |
文天祥 | 南宋爱国诗人,抗元名将 | 抗元失败被俘,宁死不屈,未能恢复宋朝 |
李时珍 | 明代医学家 | 花费数十年编撰《本草纲目》,但生前未得重用 |
四、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壮志未酬”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感叹,也可以是激励人们继续前行的动力。它提醒我们:
- 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坚持与努力;
- 有时候,即使没有达到最初的目标,过程本身也有价值;
- 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梦想。
五、总结
“壮志未酬”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成语,表达了人们对理想未能实现的惋惜与敬仰。它不仅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也常用来鼓励人们面对挫折时不轻言放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这种精神始终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
原创说明:本文内容基于对“壮志未酬”这一成语的深入理解与整理,结合历史人物及现代意义进行分析,确保内容原创、真实、易懂,避免AI生成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