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外强中干什么意思】“外强中干”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外表看起来很强大、强硬,但实际上内部虚弱、没有实力。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那些表面光鲜亮丽,但内在空虚、缺乏真正能力的人或事物。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外强 | 表面强大、强硬 |
中干 | 内部空虚、没有实质内容 |
整体意思是:外表看似强大,实则内里空虚。
二、成语来源
“外强中干”最早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外强中干,进退不可。”后来被广泛引用,成为形容人或事物表里不一的典型用语。
三、使用场景
场景 | 举例 |
描述人 | 某人表面上很厉害,其实能力不足 |
描述组织 | 某公司看起来很有实力,实际上经营困难 |
描述国家 | 某国对外强硬,但内部问题重重 |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成语 |
近义词 | 虚张声势、纸老虎、外柔内刚(反义) |
反义词 | 实至名归、表里如一、内外兼修 |
五、常见误用
- 误用1:将“外强中干”理解为“外强内弱”,忽略了“干”的含义(干:枯竭、空虚)。
- 误用2:误用于形容身体虚弱,而非能力或实力上的空虚。
六、总结
“外强中干”是一个非常形象且实用的成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尤其在批评表面强大但实际无能的事物时非常贴切。理解其真实含义有助于我们在日常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避免误解和误用。
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外强中干 |
含义 | 表面强大,内里空虚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五年》 |
使用场景 | 描述人、组织、国家等表里不一的情况 |
近义词 | 虚张声势、纸老虎 |
反义词 | 表里如一、实至名归 |
常见误用 | 忽略“干”的含义、误用于身体状态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和运用这个成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