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丝不苟的苟解释】“一丝不苟”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来形容做事认真细致、毫不马虎。其中,“苟”字是这个成语的关键部分,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更准确地掌握整个成语的意义。
一、
“一丝不苟”中的“苟”字,本义是“马虎、随便”,引申为“粗略、草率”。整句的意思是: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形容做事非常严谨、细致。该成语多用于形容工作态度、学习态度或行为举止的认真程度。
在日常使用中,“一丝不苟”常用来表扬他人做事细致、负责,也常用于自我要求,表示自己对工作的高标准、严要求。
二、表格展示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来源 | 用法示例 |
一丝不苟 | yī sī bù gǒu | 形容做事认真细致,丝毫不马虎 | 出自《礼记·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后演化为成语 | 他对待工作一向一丝不苟,深受领导信任。 |
一 | yī | 数词,表示最小单位 | 古代量词 | 一针一线,都要用心对待。 |
丝 | sī | 极小的细线 | 古代计量单位 | 一丝一毫都不能差。 |
不 | bù | 否定副词 | 常见虚词 | 不可轻视每一个细节。 |
苟 | gǒu | 马虎、随便 | 古汉语常用字 | 他对每件事都一丝不苟,从不苟且。 |
三、补充说明
“苟”在古汉语中有多种含义,比如“苟且”、“勉强”等,但在“一丝不苟”中,它主要表示“马虎、随便”的意思。因此,成语整体强调的是“即使是最微小的部分,也要认真对待”。
此外,该成语在现代汉语中使用广泛,尤其在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常用于描述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更清晰地理解“一丝不苟”中“苟”的具体含义及其整体表达的深层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