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义的原文及翻译】“多行不义”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出自《左传》,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了很多不正当、不道德的事情,最终会自取灭亡。这个成语不仅在古代文学中频繁出现,在现代汉语中也广泛使用。
以下是对“多行不义”这一成语的原文出处及其翻译的整理与总结。
一、原文出处
“多行不义”最早见于《左传·隐公元年》:
>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这句话是郑庄公对共叔段(他的弟弟)所说的话,意思是:如果一个人做了很多不义之事,最终一定会自取灭亡,你暂时等着看吧。
二、翻译解析
原文 | 翻译 |
多行不义 | 做了很多不正当、不道德的事情 |
必自毙 | 一定会自己灭亡 |
子姑待之 | 你暂且等着看吧(或:你先等着瞧) |
三、成语释义与用法
- 词义:指一个人长期做坏事,最终会招致失败或毁灭。
- 用法:多用于批评或警告那些行为不端的人,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
- 近义词:作恶多端、罪大恶极
- 反义词:行善积德、积德行善
四、延伸理解
在《左传》的上下文中,“多行不义”不仅仅是指行为上的不义,更强调一种道德层面的堕落和对权力的滥用。郑庄公说这句话时,实际上是在预示其弟共叔段因野心膨胀、行为不端,最终会被自己所害。
这种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深远影响,强调“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即正义终将得到伸张。
五、总结表格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多行不义 |
出处 | 《左传·隐公元年》 |
原文 | “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翻译 | 做了太多不义之事,终究会自取灭亡,你暂且等着看吧。 |
释义 | 指一个人长期做坏事,最终会招致失败或毁灭。 |
用法 | 批评或警告行为不端者,强调因果报应。 |
近义词 | 作恶多端、罪大恶极 |
反义词 | 行善积德、积德行善 |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多行不义”不仅是历史文献中的一个成语,更是中国文化中关于道德与命运的重要表达之一。它提醒人们要坚守正道,避免走上邪路。